3z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谢振定曹锡宝广兴戴璐(第12页)

汉大臣如汪由敦之得以当面承旨,有一段故事。

赵翼《檐曝杂记》载:

军机大臣同进见,自傅文忠公始。

高宗初年惟讷公亲一人承旨,讷公能强记,而不甚通文义。

每传一旨,令汪文端撰拟,讷公惟恐不得当,辄令再撰,有屡易而仍用初稿者。

一稿甫定,又传一旨,改易亦如之。

文端颇苦之,然不敢较也。

时傅文忠在旁,窃不平。

迨平金川归,首揆席,则自陈不能多识,恐有遗忘,乞令军机诸大臣同进见,于是遂为例。

诸臣既感和衷之雅,而文忠实亦稍释独记之劳。

然上眷倚有加,每日晚膳后,阅内阁本章毕,有所商榷,又独召文忠进见,时谓之晚面云。

当时军机大臣连张廷玉共为七人,而每日进见亦只傅恒、汪由敦二人。

汪为雍正二年翰林,是科会试只朱轼与张廷玉两总裁。

汪为张廷玉得意门生。

雍正、乾隆皆深恶师弟援引、结成朋党,所以汪由敦维护师门,引起乾隆的误会,竟因而革去协办,留刑部尚书任,次年复降为兵部侍郎。

至于张廷玉,当然不承认得到任何信息。

于是又洋洋大篇地下一道上谕,这一次将史贻直拉了出来。

上谕中说:

张廷玉与史贻直素不相合,史贻直久曾于朕前奏张廷玉将来不应配享太庙。

在史贻直本不应如此陈奏,而彼时朕即不听其言也。

张廷玉奏请见面时,称外人亦有议将来不得配享者,朕问谓谁?即明指史贻直所言。

及问以大学士员缺,即奏称汪由敦现在暂署,将来即可办理。

其意谓在朝既与史贻直夙有嫌隙,今经休致,则史贻直独在阁中,恐于伊未便,故援引一素日相好之门生,则身虽去而与在朝无异。

此等伎俩,可施之朕前乎?试思大学士何官,而可徇私援引乎?更思朕何如主,而容大臣等植党树私乎?史贻直即与张廷玉不协,又何能在朕前加以倾陷?若因张廷玉既去,即自矜得意,是亦自取罪戾耳。

大臣等分门别户,衣钵相传,此岂盛世所有之事?

乾隆上谕中,最可注意的是,史贻直与张廷玉“素不相合”

,以及“曾于朕前奏张廷玉将来不应配享太庙”

两语。

史贻直与张廷玉同年,亦皆为年羹尧的同年,年羹尧一向尊重史贻直。

有一次雍正问史:“你是否年羹尧所荐?”

史贻直答说:“荐臣者年羹尧,用臣者皇上。”

以奏对得体,为雍正颇所欣赏,直南书房。

雍正三年四月,山西巡抚伊都望参年羹尧兼管河东盐务时,将其子年富、年斌“伪编商民,隐占盐窝”

,派史贻直往查,据实奏复,证明他并非年党,所以亦为雍正朝始终信任不减的汉大臣之一。

史贻直与张廷玉同年同直南书房,而素不相合,或许为雍正操纵的手段,但造成不合之故,当是因为对年羹尧的态度不同。

年固有取死之道,但他本人的责任,只有三分之一;雍正纵容年羹尧骄恣不法,形如陷阱占三分之一;误会又占三分之一。

在史贻直看,张廷玉应该奏谏疏导,不该推波助澜逢君之恶。

这个看法跟乾隆是一致的。

乾隆对雍正初年由夺位而引起的一连串纠纷,痛心疾首,力为斡旋,而对在雍正朝逢迎帝意的内外臣工,恶感颇深。

孟心史先生著《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云:

热门小说推荐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