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倒也不是不能原材料扩产,但问题是,那样银镜的出产就太多了!
很难继续奢侈品格调——说起来,当初路易莎计划让银镜成为特鲁瓦经济增长点的打算,她都不知道是失败,还是成功了。
说成功了,因为要限制产能的关系,真正惠及到的市民其实没有预计中的多,连带效应也不明显。
要说失败了,其实整个产业雇的人也不少了。
不说制镜工坊直接雇工了,就说玻璃工坊,都因此单开了一个小组,专门制作最优质的玻璃板。
这师父加学徒、帮工,就是十来人了。
至于最费工的抛光,使用的人工有数十人之多!
毕竟一面合格的玻璃板,两人一起抛光,也得数日才能达到完美。
再然后,那些制作溶液用的化学品,无论是路易莎自行办小作坊生产,还是从市面上采购,都会给不少人带来工资不低的工作——保守估计,这也是百来人的用工了!
算下来,雇工达到了两百人左右,再考虑到路易莎给他们都开了不错的报酬,他们一个人就可以养活一个家庭.这其实是让两百个家庭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哪怕按比较低的户均水平,算每个家庭4人(古代农业社会,无论是华夏,还是西方,正常光景,一个家庭平均人口都在4到5人的样子),这也是800人了。
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此时一些小城市,整个城市就两三百个家庭,总人口千人左右。
这样的城市,真要说人口数量,其实并不比一些繁荣的大型百户村多。
只能说人口密度大一些,老百姓多从事手工业,而不是农业。
所以换个说法,如果路易莎真把整个银镜产业集中起来,足可以原地建立一座小城了——200户人家从事制镜相关业,再加上一些人家做建筑工、木工、金属匠等,服务于那200户人家,总人口超过1000人的小城就足数了。
只不过特鲁瓦城在此时属于大城市,家庭数大约是5000,人口有两三万。
这样规模的制镜业投入其中,水花就没那么大了——可即使如此,那也是城里125的家庭的直接生计(这还没有计算间接利好的),终究不能轻视。
只能说,没有集中起来,很多就显不出来了。
尤其是很大一部分出于保密需求,放在了远离城市的地方(甚至包括制镜工坊本身,也是放在城市郊外的),更是起不到多少带动城市的作用。
不过这些路易莎也不是很在意,作为一个中世纪领主,执着于‘城市化’,那就太傻了。
路易莎是在宣布,制镜工坊这周都拿双倍薪水,就算没有薪水的学徒,也有相当于普通雇工一个礼拜报酬的奖赏可拿后,才离开制镜工坊的——路易莎不太懂管理学的事,毕竟上辈子她就是个普通大学生,社会经验都是0。
但曾经生活在现代,她至少什么都懂一点儿。
知道现在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预备)‘领主’,只要能每次施恩都没被中层隔断,叫下面的人始终知道自己吃谁的饭,拿谁的赏。
其他方面再不犯原则性错误,基本也就稳了。
而离开制镜工坊后,路易莎没有把玻璃镜的事抛诸脑后,而是更放在心上了。
她很清楚,这一门财源到这个时候才成了一半,剩下一半就是推广玻璃镜了。
即使玻璃银镜本身在这个时代非常能打,不做推广,就这样直接拿去大贵族的宫廷,其不凡也是不言自明的,人们总愿意给它出高价。
这推广也不能完全躺平——路易莎是现代人的节奏,不愿意等玻璃镜的风潮慢慢形成。
对此时的人们来说,几年时间一件奢侈品能干传播并流行于各个宫廷就很快了,路易莎却是三五年都等不了。
另外,搞推广始终是有其意义的。
或许不能把本来价值100块的商品卖到10000块,但要把价值1000块的商品卖到10000块却是有希望的。
“.最近有什么大事发生吗?我是说,大家都关心的那种新闻!”
路易莎在思考如何给玻璃银镜制造一个惊艳亮相,第一次出场,必须得让尽可能多的人印象深刻才行。
但一时想不起有什么好机会,便询问起侍女和侍从最近的新闻来了。
当然,说是新闻,以此时新闻传播的速度,时效性也就那样。
现在说起来的,说不定早就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