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三章 民以食为天推广小麦的必要性(第1页)

“殿下。”

典仓署令见李承乾没有说话,还以为太子生气了,赶忙补充道:“其实,我们也种小麦。”

“每年庄田会栽种一些小麦,收成之后送入宫中。”

“哦?是吗?”

挑了挑眉,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太子家令赵弘智身上。

家令寺仿朝中光禄、司农、太府三寺而置,掌东宫饮食、仓储等事,食官署、典仓署、司藏署都归属于家令寺管辖,其中,食官署掌饮食酒醴,典仓署掌衣粮、器皿出纳,司藏署掌财货出纳与营缮。

“是的,殿下。”

太子家令赵弘智毕恭毕敬的解释道:“不只是东宫,皇庄每年都会种植一些小麦,送入宫中,研磨成粉之后,制作为胡饼、汤饼、蒸饼。”

凡用油烤制的平片状面食都被统称为‘胡饼’,一开始是直接在炉子里烤,后来呢,人们往胡饼里加了油,发明了油胡饼,还有的在炉子外面用蒸的方法做,叫蒸胡饼,因为制作时会撒上胡麻,用油炸得酥脆,香喷喷的,又叫胡麻饼。

用汤水煮的面食,被叫做汤饼,西汉时期,皇宫后厨里就有个专门做汤饼给皇家吃的‘汤宫’,还叫索饼或者水溲饼。

蒸饼就是用蒸的方式做的,这种饼个头不大,制作得很精细,有的里面还有馅,有的则没有。

“宫中不单单有将小麦磨制为精细面粉的工具和方法,还有制作面食的办法。”

“对吗?”

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李承乾问道。

“呃呃..”

太子家令赵弘智微微一怔,有些不明所以。

典仓署令倒是心中一动,脱口而出:“太子殿下英明,典仓署的一应器皿出纳承自光禄寺。”

“光禄寺传下来的办法是以石碾将小麦去壳,而后用石磨细细研磨成粉末状,再行加工制作为吃食。”

“东宫的饮食由食官署负责制作,臣听闻食官署也是从尚食局学来的办法,或是加入酒酿,或是加入酸浆、酸奶子,这样制作出来的胡饼、蒸饼更加可口。”

‘唰!

李承乾眼中光芒愈发闪烁,果然不出他所料,宫中的确有这些吃食的处理办法,确切来说,这三种面食发酵方法都来自于《齐民要术》,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殿下可是想大规模种植小麦?”

太子家令赵弘智听了半天,大概猜出了一些李承乾的想法,试探着询问。

“嗯。”

微微颌首,李承乾环视周遭田亩,意味深长道:“南方多种水稻,亩产至少在两石半左右。”

“研磨之后,大抵一亩地能得米约1石2斗5升。”

“按照一家五口人一天吃三顿饭,一年所需约为17石。”

“这就是说,水稻种植只需要14亩地就足够满足一家五口人的需求。”

“可黍、稷呢?连水稻一半的产量都不够。”

“孤听说南方种植水稻分为早稻和晚稻,早稻在春季播种,晚稻则在夏季播种,一年可以采收两次。”

“岭南、日南、儋州等地更是可以一年种植三季,产量更为惊人。”

热门小说推荐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