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五月,头顶灿烂的骄阳已经开始展露它的热力。
星期五这天下午,正是最热的时候,刘培文顶着烈日来到了燕京文学的编辑部。
刚进门他就一屁股坐下,朝着张德宁伸手讨水喝。
“给你!”
张德宁给他倒了一杯凉白开,看着刘培文吨吨吨灌完了一大杯,才开口问道,“你这小子,难得想起我们了?”
“嗨,德宁你这话过了啊!
什么叫难得?”
刘培文不认账,“我这半年跑了好几趟了吧,平常作者有几个跟我一样跑那么勤的?”
“少废话,不就稿费单吗?”
张德宁斜睨一眼,拉开抽屉,找出一张稿费单递给刘培文。
“看看!
八百一十块!”
“哎呦!
你真是我的好姐姐!”
刘培文千恩万谢地接过,喜滋滋地问道,“怎么样,这一期发行量如何啊?”
“不如去年十月那期,”
张德宁摇摇头,“不过也挺高的了,足足八十万份。”
“这就不错啦!
还能期期过百万啊?哪这么多名家像我似的成天专给你们写稿?”
张德宁撇撇嘴,“啧,名家你先等等!”
说罢,她转头走到编辑部的角落里,那里有成堆的纸张,大多数是扎成捆的信件。
“来!
把这一大包拿走!”
“这是什么?”
刘培文接过来,拆开绳子翻看着。
“五月号的读者来信,这些都是写给你这篇《步履不停》的。”
刘培文闻言,信手拆开一封看了,信里大体是说,读者反复看了三遍,才把《步履不停》彻底看懂,在看明白的那一刻,他深深地被打动了,于是写信夸赞一下小说。
又拆开一封,这一篇非常直接:没看懂,觉得一个故事讲两遍,也没意思。
刘培文就这样坐在桌前拆了二十几封信,发现能看懂、看明白的,不过四分之一的数量,有一半读者直接觉得没意思没看懂,认为刘培文大失水准,有些人则是读得一知半解,明白了是怎样的故事,但却觉得过于日常,过于平淡,没什么意思。
比如这一封信上就写着:
“同样是写中年人对于生活的反馈与思考,我更欣赏的是像谌荣的《人到中年》那样,虽然经历了人生中压力最大的时期,仍然能够有所承担,认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反观《步履不停》,无论儿子还是父亲,人生经历都不成样子,每个人都充满了自私与自我辩解,家庭和睦更谈不上,这样的作品,既没有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就连感人的情节也并不多见,这让我对这部小说有些失望,我知道作者或许想表达一些当代家庭之间的问题,但似乎也不够尖锐。”
“你看,挨批评了吧?”
张德宁看着刘培文皱着眉头,自己心里舒服多了。
她就是见不得这小子得意忘形的样子。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