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别说中国了,就是全世界的出版史上,也没有听说过哪个作者和出版社这么签协议的。
张潮的这个想法虽然有点上头,但是编辑们好歹还是算得清楚帐的,知道即使《少年如你》的销量超过100万册,出版社的赚头也绝对大。
只是这种协议大家都没有操作过,所以细节上要和自家的领导做一下沟通。
所以纷纷都离开了会议室,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
春风社的总编,听完单英琪的转述,感叹道:“这小子不简单哪,他这是想一步到位。”
其实张潮作为一个文坛新人,他面对出版社时的议价能力是很弱的,尤其是在不熟悉出版界“规矩”
的情况下。
15%的版税,是业界的天花板。
其他任何作家都要有至少两三部50-100万销量级别的作品,才敢和出版社谈,还不一定成功。
而张潮的方案则是拿自己的收益做赌注,让出版社自己入局。
对出版社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包裹着糖衣的毒药——不是担心自己亏钱,而是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意味着过往作家和出版社之间那种温情脉脉的合作关系,将会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勾兑。
作家和编辑之间互相成就的佳话有很多。
尤其是在出版还没有那么市场化的时代,全国就那么些文学刊物和出版社。
作家——尤其是新人、年轻人——话语权是不及编辑的,需要编辑“提携”
才行。
资深编辑说这个作品要怎么改,作家就要老老实实地改。
有“痞子作家”
之称的王朔,他的处女作《空中小姐》,初稿是个3万字的短中篇,投给了《当代》杂志,审稿的老编辑的意见是情节太单薄,要更丰富一点。
于是王朔回去“吭哧吭哧”
改了几个月,增加到了10几万字。
结果改稿期间老编辑退休了,接手的编辑认为改稿太啰嗦了,要求删改得精炼一些。
王朔干脆就把最初的3万字初稿交给了新编辑,新编辑马上就拍板录用了,并且一炮而红。
由此可见作家、作品和编辑之间的复杂关系。
说严重点,认为编辑很多时候是在pua作家也没问题。
就像《新芽》杂志,即使在依靠“新理念作文大赛”
销量大翻身以后,也迟迟没有提高稿费标准,仍然维持千字50元的标准。
张潮显然对建立这种传统的合作关系没有兴趣。
他要让自己在第一部作品的出版中,就和出版社平起平坐,甚至略压一头。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