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量杯、厨房秤、量勺、尺子也一一摆放好,江济堂拿出了当年做化学对比实验的架势。
一个大南瓜分四份,都去皮切块。
为了口感,南瓜籽和丝瓤不会留下,不过南瓜籽另有用处不会丢掉。
切好的南瓜要上锅蒸,现在他可以空出手处理面团了。
高筋面粉同样分四份,全部加水,加脱脂奶粉,加盐加糖,加菠菜粉。
一号放入厨师机搅拌,再倒入速效干酵母粉,二号放入厨师机搅拌,加天然酵母。
三号加天然酵母,但手搓。
四号手搓,但加的是干酵母粉。
“一号,机器+干酵母粉。
二号,机器+天然酵母。
三号,手动+天然酵母。
四号,手动+干酵母粉。”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材料和过程。
有些人的手掌心比机器更敏锐,无论是面团搅拌揉搓的程度,还是发酵程度,都可以进行精确调控,并做出对精准时间的判断。
江济堂遗传了他妈妈的天赋,又有上辈子药剂师的动手天赋打底,判断一个面团是否符合需要还是能做到的。
但完全没有厨房经验的人最好还是借助厨师机。
另外,面包界还流传着一种说法,每个人手上带的菌种都不一样,所以哪怕完全一样的材料和步骤,出来的成品都会不一样。
有些人天生就是面包师圣体,手上自带对面团友好的菌种。
江济堂对这个说法是将信将疑的,他还是更信任酵母菌。
做过面包的人都知道,干酵母和天然酵母做出来的面包口感会有差别,天然酵母发酵的面包更软弹,锁水性更强,而干酵母发酵的面包就会比较干。
比较专业的面包店里的面包,都是天然酵母发酵的。
但日常自己做的话,还是用干酵母合适。
同样的,厨师机搅拌和手动揉搓也有区别,它们之间的优劣应该是:专业面包师大于厨师机大于外行手搓。
江济堂以前在点心屋打过工,正儿八经学过怎么做面包,但只有几个月,经验不足,属于外行中的佼佼者,勉强能和厨师机打个平手。
“现在就等着第一次发酵。”
需要的面团打好了,江济堂将它们都擀成长条,加微微融化的黄油,反复折叠揉匀,用大盆装好,盖上湿润的棉布等待发酵。
他看了看时间,开始处理蒸好的南瓜。
“最近刚好是南瓜上市季节,再没有比南瓜面包更合适的了。”
黄金眼的口水已经掉下来了。
不多时,蒸板上的南瓜块蒸好了,放在研磨盆里搅碎,混上白豆沙,就是制作南瓜面包需要的馅儿了。
嗯,白豆沙是他之前做了放在冰箱里的,最近也是白豆上市的季节,他喜欢时令菜。
“现在室温28℃,湿度46%,第一次发酵差不多需要一个半小时,放上馅儿做出形状后还要二次发酵……”
江济堂算着时间,从面粉到成品,至少要两个半小时。
幸好收录食谱后就不用动手,不然真受不了每天这么忙。
豪言要干大厨,确实是他冒昧了。
馅儿调好了,但面团还没有发酵好,江济堂就拿出了现成的吐司面包和其他制作三明治的材料。
热煎锅,喷油,左边敲洋鸡蛋,右边敲笨鸡蛋,好做个对比。
其实两者营养差距不大,但是口感确实不同。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