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是很多官员就回过味来了。
范仲淹作为吕党的死对头,吕相绝不可能允许范仲淹如此胡作非为,何况范仲淹本身就是没有罢黜官员的权力,他甚至都没有任何一项吏部实权职务,没有资格做这些事情。
但他却能够这么做,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范仲淹的背后有另外一位大佬支持。
谁呢?
自然是当今皇帝。
除了那位官家以外,谁能动用皇城司,谁敢在吕相头上动土?
但想通了这一节,京官们却都疑惑不解起来。
前两天范仲淹弹劾吕夷简,被一撸到底,当时大家还以为吕夷简圣眷正隆,怎么短短两天,朝廷的风向就变了呢?
这变得也太快了吧。
很快就有聪明人明白了原因……陛下表面上打压了范仲淹,但实际上还是各打五十大板,大抵就是借着这个由头,削弱吕党的实力,吕夷简怕也是知道,干脆顺水推舟,让晏殊和贾昌朝全力配合。
一时间纷纷在心里叹陛下的帝王心术真是深不可测,即便吕夷简已经如此深得帝心,一路陪伴着陛下从患难中走来,最终还是难逃清算的命运,晚景多少有些凄凉。
不过好在虽然吕党受了不小的打击,但实力和根基未损。
因为吕党中高级官员大多没有被处置,高层力量得以保存,吕相倒也不至于因此在朝中变得孤立无援,因此这个结果对于他来说,也许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唯一的不同就是,朝野上下原本对于吕夷简和范仲淹之间的看法,也很快再次改变。
原来巴结吕夷简,纷纷上书弹劾范仲淹的官员,一下子又开始转变了风向,开始上书称赞起范仲淹。
朝廷官员,向来都是这样没有立场。
谁赢,他们就帮谁。
景祐三年五月三日,忙碌了一天的范仲淹坐进了轿子里,北宋早期官员还是以骑马或者坐马车为主。
但到中期坐轿子流行起来,因为北宋缺马,而人力资源丰富,雇佣轿夫显然更划算。
此刻轿子从内城梁门出去,现在还是下午,街市人来人往,宽阔的道路各类车辆进进出出,店铺外打着伞,挂着招牌,操着东南西北各种口音的声音,遍布整个集市。
范仲淹坐在轿子里闭目养神。
宋朝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官员的俸禄月薪非常夸张,一个普通的六七品官员,身上有背着寄禄官、散官、勋官、贴职和差遣等好几种官名,俸禄、津贴以及补贴加起来一月就能顶普通人家一年甚至几年收入。
除此之外宋朝官员也基本合法做生意,手底下铺面、田产非常多。
所以宋朝的高级贪官确实少,毕竟换算成后世,你一个月几十万块的工资加上铺面田产收益,为了五十万块钱的贿赂去铤而走险,风险和犯罪成本太大,一旦贪污被查实在不值当。
因此被查处的这些人,基本上没有贪官。
只有少数查出有滥用权力,大多数则是碌碌无为,没有政绩被罢黜。
名单也是范仲淹精心裁定。
吕党官员何止上百?但大部分官员都是没有实权或者职务不重要的官员,这些人存在的意义不大,自然也没有罢黜的必要。
他裁撤的都是二十四司、三班院和御史台等重要部门的吕党,属于吕党中下层权力机构的组成。
把这些人裁减掉,对于吕党在汴梁的中下级权力来说,是个沉重打击。
因此这次可以说是党争大胜。
但范仲淹却并没有因这次胜利而感到沾沾自喜。
因为他明白,吕党自始至终都不能算一个围绕着吕夷简形成的政党,而应该算是吕夷简与他们共同利益组成的同盟。
就像范仲淹与欧阳修他们的关系一样,这些人不一定都对吕夷简俯首听令,可范仲淹要是想掀起改革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紧紧与吕夷简抱团,抵制改革的发展。
所以仅仅只是摧毁了吕夷简一派的一些中下级实权官员还不够,真要想将来能够没有障碍地进行改革,赵骏说的那些名单上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范仲淹面色坚毅,认真思索着。
改革之路。
();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