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张让侍奉刘宏这么多年,皇帝怎么想的可能皇帝自己都不一定清楚,但张让肯定是清楚的!
刘宏只想享乐,跟他说天下大乱就是给他添堵。
但战局却是一塌糊涂,黄巾军的势头起来的极快,颇有燎原之势。
朝廷的军队没有准备,仓促之下应付起来有些捉襟见肘,节节败退。
整整四个月,没有一个好消息。
张让怎么敢让这些消息被皇帝知晓?皇甫嵩发兵之前的上谏犹在眼前,为了提升士气,刘宏已经大赦党人,发还徙徒。
这些幸蒙大赦的,可都是跟他们十常侍作对的死敌。
大臣们都蠢蠢欲动,紧紧盯着每一个可以扳倒他们的机会,若是再以增兵破贼为由,逼迫刘宏诛杀宦官,到时候恐怕刘宏再不情愿,也只能妥协。
现在张让最需要什么?一场胜利!
一场不属于群臣,但属于大汉,属于皇帝的胜利!
九原大捷无疑是给他雪中送炭!
吕逸是边军,这就意味着他们跟朝中这些大臣,这些世家没有半个铜钱的关系。
大汉立国近四百年,边衅不断,上一次大捷还是早已经致仕的度辽将军马续在四十年多前在谷城,率二万大军击败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的八千铁骑。
但上一次大败却是七年前田晏、臧旻和夏育三万大军不敌鲜卑单于檀石槐的胡虏联军。
自此以后,边境战事不断,侵扰不绝,直到吕逸这一战,才总算扬眉吐气。
更何况吕逸是以少胜多,足以让军心大定,朝野振奋。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汉朝不是没有可以力挽狂澜的勇将,更不缺敢战之兵。
边军对抗胡虏都能以少胜多,朝廷的军队在中原镇压农民造反为何连连失利?很明显是你们这些大臣无能,总不能再厚着脸皮怪到他张让的头上了吧。
崔烈也终于恍然大悟,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张让昨天是那样的态度。
张让需要吕逸,这样一个能打胜仗的少年将才,无疑是张让拉拢的首选对象。
十常侍除了刘红的宠幸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筹码。
没有军权就没有真正的话语权。
如果能顺利得到边军的支持,恐怕他们这些世家大臣还真的只能一筹莫展。
关键丁原这样的边军也需要张让这样的天子近臣的赏识和提携,否则他只能一辈子窝在并州,再难有升迁的可能。
两方面一拍即合,至于说吕逸谋反?在张让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
一个边军小小的军候,年轻气盛,发两句牢骚而已,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是了!
吕逸甚至还不是军候,只是请封而已,说到底现在还是白身,拿什么谋反?张让一边心里面暗爽,一边笑眯眯的向刘宏禀告道:“陛下,此事千真万确,有并州刺史丁原奏章为凭。”
刘宏龙颜大悦,破天荒的接过奏章亲自翻看。
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满意。
“阿父,这吕逸之前朕从未听闻,我大汉有此少年才俊,为何竟无人举荐?”
刘宏兴奋的问道。
“陛下容秉,那吕逸今年不过十五,又僻处关外,自然声名不显。”
张让从容说道。
刘宏闻言,连连点头。
张让又道:“若不是九原城被围困数日,只怕太平之时,此子也没有一展雄才的机会,丁原大人州郡事务冗杂,一时无法面面俱到,也情有可原!”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