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棣闻言,下意识的问道:“赋税不收粮食,那收什么?”
“货币!”
陈羽道。
“粮食作为每一年的赋税,损耗太大。”
“抛开官吏在收取粮食时对百姓的剥削,百姓上交的粮食数量与朝廷收到的,真的一样吗?”
“还有贪污?”
朱棣惊讶道。
陈羽摇了摇头:“不是贪污,而是损耗。”
“税粮需要从各地运往指定的仓库或京城,运输距离往往较长,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就比如运输途中遇到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粮食容易被淋湿,进而发生霉变,无法食用。”
“此外,高温天气也会加速粮食的变质,降低粮食的品质和数量。”
“而对于江南等地,大部分采用水运的方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风浪,导致粮食受潮、发霉;”
夏原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掌柜的说的不错,据记载,每年朝廷因为运输途中的粮食损耗,不低于百万石,折合白银十几万两。”
朱棣顿时心中一惊,不由自主的皱起眉头。
每一年都有这么多粮食损耗,是他没有想到的。
朱棣沉声道:“真是……浪费!”
陈羽点了点头道:“所以啊,粮食作为实物,会贬值,而且不好运输。”
“既然如此,不使用粮食作为赋税不就好了,对朝廷来说,收钱就很符合利益。”
“以前收上来的粮食在运输、储存、调配都很麻烦,还有损耗。
现在收的都是钱,想要什么物资,直接买不就行了。”
夏原吉听后摇了摇头,沉思片刻后道:“掌柜的,收钱对朝廷有利不假,但是收粮对老百姓有利。”
“唐德宗时期就实行过掌柜所说的税收法,只要钱,不要粮。
实施了一段时间,有人就反映以前一斗米200钱,现在一斗米不到40钱。
老百姓为了凑足税钱,不得不卖掉五倍的粮食。
赋税就等于提高了几倍。”
朱棣听的有些不理解,他在打仗上的天赋极高,治国上也不逊色。
但是对于国家收税,他往往只看结果,不问过程。
如今听到夏原吉提起历史上帝王采用收货币不要粮的政策,可结果却导致了税收提高几倍的结果。
那岂不是说陈羽的办法不行?可是陈羽在朱棣结交的这段时间以来,从未让他失望过。
朱棣相信陈羽能想出一个好的办法,帮助每一年税收的时候,百姓不用再遭官吏剥削,朝廷不用在平白无故每一年损耗百万旦粮食的情况。
但是目前难受的地方在于,朱棣没有听懂夏原吉所说陈羽提出的办法哪里不好。
陈羽看着老朱皱眉思索,猜到他大概率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毕竟之前老朱跟朱哥一起过来的时候,在数字上面,也就是经济问题上,明显不是老朱的强项。
陈羽想想也对,看见老朱的第一眼,就猜出他是一个常年在战场杀敌的老兵,对于这些经济上的问题,让一个老兵去理解着实有些难。
要知道,就算那些将领读书,读的也是兵书。
陈羽对着老朱说道:“老朱,“百姓”
说白了就是种地的,那我想要问一下,如果朝廷不收粮,只要钱,那么百姓去哪里搞钱?”
正在沉思的朱棣听见陈羽的话,抬起头来,想了想道:“当然将一年收获的粮食卖掉换钱啊。”
陈羽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就是啊,每年百姓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卖掉这么多的粮食,一定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结果,粮价肯定下跌。”
“但是国家要收取的税却却不会因此减少,那么百姓为了交税会做什么?”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