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5章 退税(第2页)

隆庆帝一听朱翊釴这话,先是望向陈志,接着才是看向高拱,想听听二人对于朱翊釴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

高拱沉思了一会才道,“却是不知皇上打算开设几个港口,若只是月港,也无不可,但需一名老成之人前往坐镇方可!”

隆庆帝听到高拱这话,望向朱翊釴道,“太子,你认为呢?”

“儿臣认为,可以就南京龙江港,漳州月港,广州荔湾,天津大沽四处设市舶司。”

朱翊釴才一提出,陈志便疑惑问道,“殿下,月港与荔湾,臣认为可,然龙江与大沽,臣认为不可!”

“哦,陈师傅为何认为这二处不可?”

朱翊釴一听是陈志反对,便询问道,“这二处,大沽,可与朝鲜国交利,且可接受海运漕粮。”

“龙江可为月港与荔湾中介之站,北上必经之处,南直隶漕粮转运之,孤倒是觉得若缺龙江,行程过于悠长,不利海商航行。”

陈志听完朱翊釴的话,点点头,道出了他反对的原因,“朝廷自倭寇袭扰之事起,先帝便下诏,严禁我大明与倭国商贸,若开设龙江与大沽,怕海商纷纷前往倭国。”

“如此,朝廷禁令形同虚设矣!”

朱翊釴一听,心想,我道是什么,原来是大明版的经济制裁。

这些倭人,起初与大明勘合贸易,规定十年一贡,倭船靠港需出示明廷颁发的勘合,才允许交易。

然而倭国应仁之乱后,室町幕府权势旁落,各地大名家臣纷纷下克上进位,如细川,大内等乘乱而起,消灭吞并自家主君,形成新的地方割据势力。

而明廷之勘合书乃是颁发给倭国室町幕府,幕府权势不足以威压地方,导致地方大名不听从幕府调令,自发前往大明堪合。

时嘉靖二年,倭国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在宁波,因为堪合证书新旧真伪一事,大打出手,大内氏更是一路烧杀劫掠。

嘉靖皇帝震怒,废宁波市舶司,断绝与倭国勘合贸易,并下诏,敢与倭国私通者,斩!

然后,倭国内对于大明的商品极为追崇,断绝了勘合,对大明这个自产自销地无多大影响,但对倭国来说,却是极大的损失。

嘉靖十五年起,倭国大名暗中资助下,大明海商与倭国海商便开启走私贸易,在宁波外海双屿和舟山群岛,大肆走私明廷禁止之商品。

沿海之士绅,商人,官员相互勾结,逐渐演变出规模庞大的走私团体,随后闽地商人发现商机,开始加入走私贸易。

随着走私贸易做大,到嘉靖三十年,明廷得知后,开始清剿,倭寇之乱就此开始。

因为利润之大,导致明廷越剿,倭寇越多,真假倭寇,剿之不绝。

也因为倭寇之乱,才突显出戚继光俞大猷等猛将,如今陈志重新提及此事,朱翊釴一想倒也明白陈志的意思。

司马光曾这般评价这些人,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司马光说这些人,对人虚伪礼貌,内心毫无道德大义,只知道注重细枝末节,却全无大局观,看似注重礼节,却无半点廉耻之心,只看重强权,完全不讲道德信义。

强大时便化为贼寇,肆意烧杀!

弱小时便伏低做小,极尽谄媚!

对于这些人,朱翊釴也是极为的厌恶,陈志提出不开设龙江和大沽,为的就是防止走私团伙死灰复燃。

但朱翊釴却是不怕的,汉武帝有一句话,朱翊釴极为的:()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热门小说推荐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