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半亩冬小麦,差不多三百多平米。
从数字上来看可能看不出有多大,但换算成房屋面积,有三个一百平米的房子那么大。
当然三百多平对某些人来说也不大,但对王小暖来说就很大了,尤其是要用落后的工具种半亩地。
水稻加上小麦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农作物,大概快两亩地呢。
幸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然靠一个人种地怎么养的活一大家子。
别看只有小两亩地,就光小麦、水稻、玉米这三种作物的育苗、施肥、除草等等事情就能忙得脚不沾地,晕头转向。
尤其是水田,别看水田不到半亩,维护起来是小麦地的两三倍工作量。
像绿豆、豌豆这些田头就只能少种点,减少工作量。
为了不把自己累死,王小暖今年也不打算扩张种地面积,只求精耕细作,提升亩产量为主要任务。
因为气候环境温度等原因,大部分作物都集中在四月份播种,所以像翻地等准备工作就得在三月结束时做完。
按理说土豆是可以种植两季的,第一季二至三月播种,六至七月月收获。
第二季也就是秋播是八月份播种,十到十一月收获。
但是为了保险一点,主要也是因为土豆种子很少,所以王小暖选择只播种一季。
三月初是一个尴尬的时间。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吃了一整个冬天的野菜,已经腻味到不行,但山上的野菜还没长大。
想挖地吧,有些地方的雪还没化完,土还是硬的。
不抓紧时间翻地又怕影响播种,卡的不上不下,只能硬着头皮硬挖。
幸好太阳公公给力,两三天就把积雪化的差不多,就是积雪化进土地里,翻地的时候湿泥太重。
石头做的锄头一锄头挖下去带起半锄头湿泥,黏在上面甩都甩不掉,只能挖一会就用木棍把黏在锄头上的湿泥巴刮下去。
翻地也不是随便选一块就开始翻的,在人力物力都受限制的前提下,王小暖首选先翻水田。
吃米饭是重中之重啊,水稻三分地、糯稻两分地,两块总共半亩地的面积。
连续翻一个星期才能堪堪完成。
经过一个冬天沉积的硬实土块一锄一锄翻起来,再一下下敲碎。
翻地的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比去年开荒的时候要轻松一些。
经过一年播种,又经过几个月的沤肥,土地变得肥沃松软。
虽然刚开始看着硬实很难翻,但实际上手才能感受到土地的变化。
翻好的水田不急着放水,也不空放着。
累积一年的厨余垃圾到了它发挥作用的时候。
坑里的厨余垃圾几个月来也一直在分解,这时候倒进田里埋起来,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能把土地的肥沃程度提升一个等级。
土地已肥沃了,粮食产量才能提高。
两块水田就把厨余垃圾用的差不多了,其他的地只能用草木灰。
堆的堆肥要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做追肥使用。
块一亩的旱地,按照不同的农作物分成一块一块的,方便播种区分。
基本就是土豆一分地、红薯一分地、玉米两分地、黄豆、绿豆、豌豆、油菜花、棉花、等都是一分地。
像辣椒、葱、姜、香菜等菜类的就总共一分地就行,就像家里的菜园子一样。
一个个差不多面积的长方形地块用石头堆成的垄分割出来。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