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白马义从亦死战完了!
这是公孙瓒部将此时脑中的想法。
对方竟然借着车阵掩护,反冲骑兵!
骑兵被重步兵贴身的下场,几乎就是任人宰割!
他浑身冰冷,这个情景,他在三年前的界桥之战见过,如此相似!
当时他的上司严纲,就是带领白马义从冲阵,被对方伏在盾牌下的八百弓弩手在近距离射崩。
趁此机会,对方大将麴义拍马舞刀,冲入己方阵中,将严纲斩杀。
他眼见对方阵中冲出一骑,纵马挺槊,向己方骑兵冲来,姿势和当年那麴义竟是一模一样!
这部将大吼道:“不要回头!
冲过去才能活下来!”
他端起马槊,徒步向着麴义冲去,“白马义从,死战不退!”
麴义的战马,在他身侧一掠而过。
袁熙看那部捂着胸口缓缓倒下,对身边的赵云叹道:“公孙瓒手下能人猛将辈出,却不能知人善用。”
“当年严纲和公孙瓒相交,组建了白马义从,却被公孙瓒猜忌,夺了他的兵权,又让他在界桥之战中充当先锋,就此身死。”
“赵兄也是如此,因刘使君之事被其猜忌,带着步卒攻打北新城,何异于送死?”
“公孙瓒对身边之人,都如此猜忌,怎么能成大事?”
赵云听了,盯着战场上纵横来回的麴义背影:“我听闻汝父袁本初,也因猜忌,杀了手下大将麴义。”
袁熙明白曾参加过界桥之战的赵云,应该是认出了麴义,毕竟当时的麴义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威震幽冀,无人不晓。
其实袁绍派人杀死麴义一事,远非麴义功高震主那么简单,内情极为隐秘,牵涉到初平四年的一桩悬案,邺城之乱。
袁绍击退了公孙瓒,引得胜之军南归,途经薄落津修整部队,忽人急报魏郡的士兵反叛,跟黑山贼头目于毒联合占领邺城,还杀掉了太守栗成,贼军十几支部队数万余人,都已聚集在邺城之中。
邺城是魏郡治所,也是整个冀州的核心城市,宴袁军众文武的家属大多住在邺城,当然也包括袁绍的家小。
更加莫名的是,邺城被占,事前竟毫无征兆。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席间众人纷纷惊恐失色,有的人甚至当即痛哭起来。
袁绍这时镇定自若,表情几乎毫无变化,方才稳定了军心。
《英雄记》载:坐上诸客有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啼泣,绍容貌不变,自若也。
袁绍当时的表现,和界桥之战时,带着百余人遭遇两千公孙瓒骑兵,亲自冒着箭矢指挥,击退敌人的举动,皆是有大将之风。
袁熙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便宜的爹爹袁绍,虽然顺风常常超鬼,但是逆风往往超神。
世上无完人,能做大事者,都多少有过人之处。
袁熙有时候在想,到底后来袁绍遇到了什么事情,才慢慢改变,成了曹操口中的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之人呢?邺城之乱,最终还是以袁绍率军斩杀黑山军头领于毒,及幕后策动的冀州牧壶寿告终。
冀州牧壶寿,是挟持献帝的李傕郭汜等凉州豪强派出的棋子,他策动占据邺城,事前悄无声息,很有可能有内奸内应。
袁绍部下的凉州武人,理所当然受到了怀疑。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